我國進口大米來源國爭奪戰打響
分類:
行業新聞
作者:
來源:
2017/12/18
【摘要】:
2017年我國大米貿易出現較大變化趨勢,進口國家增多,美國開始加入對中國出口大米的陣列中,對于我國大米市場而言,進口來源國之間的競爭逐漸加劇。
上半年進口量持續增加進口來源國增加
據海關最新數據統計,2017年6月份我國進口大米30.66萬噸,同比增加8.63萬噸,增幅39.17%;1-6月累計進口大米212.22萬噸,同比增加12.92萬噸,增幅6.48%。6月份我國出口大米15.16萬噸,同比增加13.28萬噸,增幅高達706.38%;1-6月累計出口大米57.03萬噸,同比增加44.37萬噸,增幅349.10%。從數據來看,大米進口和出口出現雙向增長勢頭,但出口增幅明顯高于進口增幅。但是整體來看,我國還是屬于大米凈進口國家,也是國際大米市場主要出口國相互間競爭的對象。
從進口來源國的分布情況來看,我國大米進口主要來自于越南、泰國、巴基斯坦、柬埔寨、老撾和緬甸等東南亞國家。以2017年前6個月的進口量統計計算,這六個國家的進口量占據我國大米進口總量的99.83%。其中越南是我國頭號大米進口來源國,占比高達55.71%,遠遠超過其他幾個國家的進口量。除此之外,還有俄羅斯、日本、韓國、加拿大、意大利等國,都是中國進口大米來源國,不過這幾個國家的進口量相對偏低。7月20日我國商務部和美國農業部同步發布消息稱,在中美雙方談判十多年后,美國首次獲準對中國出口大米,目前美國對中國出口大米的草案已經敲定。至此中國進口來源國再添一員,由于我國進口大米受關稅配額的限制,預計后期進口國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。受美國向中國出口大米消息的提振,20日CBOT稻米期貨9月合約價格上漲1.5%,達到每12.04美元/英擔。
進口大米配額量保持穩定
大米作為一種大宗糧食商品,無論進口數量還是進口金額都相當可觀。2017年1-6月我國通過海關渠道進口大米212.22萬噸,進口金額高達9.67億美元,平均進口成本455.71美元/噸。面對如此大的市場,對華糧食貿易國都希望能在這個市場上分一杯羹。出于對本國農產品市場的保護,我國對大米進口實施關稅配額管理,其中最惠國稅率配額內為1%,配額外的為65%。從2005年開始,我國大米進口配額一直維持在532萬噸/年的水平(其中:長粒米266萬噸,中短粒米266萬噸),國營貿易比例50%。這個配額量十幾年來均未進行調整。十幾年來我國大米進口量穩中上漲,截止到2016年,我國通過海關渠道大米進口量最高達到353.46萬噸的水平,但仍在配額管控范圍內,520萬噸的進口上限仍需嚴格遵守。
國際大米市場供需繼續保持寬松局面
據美國農業部7月份發布的供需平衡數據顯示,全球大米產量4.84億噸,總供給量6.02億噸,貿易量0.4321萬噸,總消費量4.80億噸,期末庫存1.23億噸。這5個預估值均較6月份數據有所上調。綜合測算全球大米庫存消費比為25.63%,供需形勢仍保持寬松局面,大米生產供過于求,貿易量穩步增長。但是由于2017年上半年東南亞一些大米進口國需求持續增加,帶動大米出口價格出現上漲趨勢。據最新數據統計,截止到7月19日,泰國100%B級大米FOB報價423美元/噸,較年初漲32美元/噸,較去年同期跌36美元/噸;越南破碎率5%大米FOB報價405美元/噸,較年初漲68美元/噸,較去年同期漲31美元/噸。當前國內外大米價差有縮小的趨勢,但是跟國產大米相比,國際大米價格優勢仍存,價差仍是促進進口的主要因素。從全球大米供需形勢來看,供需持續寬松,主要大米出口國產量仍是增產趨勢,后期隨著東南亞新季稻米的陸續上市,價格缺乏持續上漲的基礎,或有進一步回落的可能。
進口大米國之間的競爭加劇
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大米生產國和消費國,自2013年以來,我國又成為全球最大的大米進口國,我國在國際大米市場上的影響力是非常顯著的。當前影響進口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,一是價格,我國大米產量完全能夠自給自足,之所以還會出現大量進口的現象,主要原因是國內外價差的存在,從國外低價進口大米到國內進行二次加工分裝銷售,利潤豐厚。二是出于調劑品種余缺的需求,目前我國消費者已經從吃得飽進入吃得好、吃得健康階段。南方國產大米重金屬鎘超標等問題讓消費者顧慮重重,諸如泰國香米、日本有機大米等高端大米進入到中國市場,則可以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對大米的選擇。三是出于宏觀經濟方面的考量。諸如從美國進口大米,主要是基于中美經濟合作百日計劃,雙方同意為縮小中美貿易逆差合作的產物。根據美國商務部2月份公布的2016年貿易統計數據,美國在商品貿易中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為3470億美元,占其整體逆差的47%。6月份美國牛肉現已重返中國市場,這次美國大米開始進入中國市場也是基于此的考量,未來我國還將批準更多由美國進口的生物技術制品。從這三個方面來看,關于大米進口的競爭,不僅僅是基于價格的競爭,還有大米質量的競爭,國家政治經濟關系之間的較量等。
未來關于進口大米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,這對于我國來說也是一件好事。一方面進口競爭加劇,促使我們有更多的議價選擇權,另一方面我國也參與國際大米貿易競爭,向其他國家出口大米,在與其他大米貿易國的較量中能學到很多競爭策略與出口之道,這即是機遇也是挑戰。
關鍵詞:
上一篇:
美國大米進入中國還需過兩關
小麥稻米收儲改革提上日程
下一篇: